时间:2022-11-29 18:18:44 | 浏览:1142
加拿大国土面积约为998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的面积排名中排第二。不仅国土面积巨大,加拿大的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原油储量仅次于委内瑞拉和沙特),还有森林、淡水以及一些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加拿大现有耕地面积约为51.9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耕地面积排名中,其排第六。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业国之一,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加拿大的东边是大西洋,西边是太平洋,北边是北冰洋,海岸线极为漫长。在2021年,加拿大的总人口约为3800多万。与其面积广大的国土相比,人口可能稍微少了一点。
加拿大
加拿大比美国的面积都大,加拿大看似挺大,但是,这个国家在外交上缺少大国格局,很多事情上,他都是唯美国马首是瞻,说得文雅一点就是他把对美国的关系视为他外交政策的基石,说白了就是在很多时候,他要看美国的眼色行事。
多伦多
在种族方面,欧裔是加拿大最大的族群。欧裔居民约占该国总人口的70%以上,在欧裔人口中,英格兰裔、苏格兰裔、法裔、爱尔兰裔、德裔、意大利裔等占有较大的比重。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加拿大与英国、法国以及美国都有着极为深刻的联系和关系。
1750年美洲殖民地
我觉得从历史到现在,美加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对和冷淡”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大哥和小弟的阶段”。在欧洲列强殖民美洲的历史时期,西班牙、葡萄牙捷足先登,西班牙把拉丁美洲的大部分据为己有,而葡萄牙则占据了巴西。英国与法国则把殖民目标对准了北美大陆,法国在这里建立了面积巨大的殖民地“新法兰西”(划分为法属加拿大、纽芬兰岛、阿卡迪亚、路易斯安那),而英国在北美大陆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几块殖民地(十三殖民地)。
新法兰西
七年战争北美战场
在七年战争中(1756年至1763年 )中,法国战败,法国的殖民势力基本退出了北美,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部分割让给了英国,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迅速扩大,成为了当时北美洲的霸主。相比于十三殖民地,新法兰西面积虽然巨大,但是,其人口却不太多,在18世纪中叶,新法兰西定居点内总人口大约为7万,此时十三殖民地的人口大约150万。在新法兰西,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为法属加拿大,在18世纪中叶,这里的人口大约为4万多,多数为法裔居民。
七年战争前后北美殖民地的变化
把法国赶出北美后,英国与十三殖民地的矛盾越来越深,英国对这十三块殖民地征收很重的赋税。通过七年战争,英国在北美抢夺了法国的很多殖民地,但是在1763年,英国还禁止十三殖民地的人民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地方购买土地或者定居,这也引起了十三殖民地白人殖民者的不满。然而,英国却对新得来的法属加拿大非常好,1763年,这里更名为魁北克省。
十三殖民地
英属魁北克省
177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魁北克法案》,该法案允许魁北克使用法国惯例法,并保证了天主教的地位。该法案将伊利诺伊领地和俄亥俄领地都划入到了魁北克中,使得魁北克的面积得以扩大,此时的魁北克占有了圣劳伦斯河与五大湖两岸地区。这里绝对是一块好地方,这里水系发达,交通通畅,土地肥沃,四季分明。
圣劳伦斯河与五大湖流域
现在,加拿大人口最多的两个省是安大略省(约占加国总人口的38%,2016年)和魁北克省(约占加国总人口的23%,2016年),这两个省的人口主要就是分布于圣劳伦斯河与五大湖沿岸,这块区域是加拿大的核心之地。在2016年,位于圣劳伦斯河和五大湖区的魁北克市-温莎走廊该区域大概分布着1800万人。
加拿大人口
魁北克-温莎走廊
此时,十三殖民地的欧裔居民烦了,觉得宗主国英国不仅混蛋,还偏心眼。在1774年,在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的号召下,除了佐治亚以外的12个殖民地派出代表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来商量对宗主国英国的对策,大陆会议同时向当时的英国国王递交了《和平请愿书》,表达了依然效忠英王的意愿。同时,第一届大陆会议还向魁北克省伸出了橄榄枝,向魁北克省发布了《敬告加拿大人民书》,邀请魁北克省派出代表共商大事,之后,魁北克省没有做出半点反应。
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爆发,第二届大陆会议又向英属魁北克省发布了一封《敬告加拿大人民书》,但是,英属魁北克省的反应依然冷淡。可以这么说,早期的美国人就比较有理想主义。在政治上,这十三个殖民地是互相独立的,单个肯定打不过英国,就算联合起来也不一定打得过英国,于是,他们就想拉拢北边的魁北克省,这个魁北克几乎比这十三个殖民地的总和还大,如果联合起来一块打败英国,再把英国在北美其他地方的殖民地一占领,那么,“北美帝国”的雏形就呼之欲出了。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首先,在种族上,在1776年的时候,在十三殖民地,白种人主要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后裔,其次是德裔和荷兰裔,他们说的是英语,而在当时的魁北克,法裔居民在人口比例上相当高,这些人说的是法语。其次,在宗教上,当时十三殖民地是以清教徒和新教为主,对天主教比较排斥,而在当时的魁北克的法裔居民中,天主教的地位强大。还有就是,英国给予了魁北克的法裔居民相当多的优待。所以,英属魁北克并不打算跟着美国闹独立。美国人一看,既然书信不管用,只好用枪炮了。1775年,美国大陆军兵分两路武力入侵英属魁北克省,最后,枪炮也不好使,美国以失败告终。
美国领土扩张
1783年,在法国的帮助下,美国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并取得了阿巴拉契亚山脉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大片土地。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在十三个殖民地的居民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欧裔居民是效忠英王的保皇派,在美国独立战争后,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跑到了英属魁北克省。随着英裔居民大量涌入英属魁北克,在1791年,以渥太华河为界,英国把英属魁北克分为了以英语为母语的上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前身)和以法语为母语的下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前身)。
1812年,美国又想“解放”其北边的加拿大了,在该年,美国对英国宣战,开始进攻加拿大,美军为一方,英军以及加拿大民兵为另一方,双方互有胜负,英军和加拿大民兵曾一度攻占了美国首都华盛顿,把美国国会大厦和白宫都给烧了。1815年,双方握手言和,边界恢复原状,打了一顿,谁也没捞着便宜。
此后,美国忙着西进运动,往西扩张领土,虽然他也对北边的加拿大念念不忘,有着一统北美大陆的雄心壮志,但是,此后的一百年中,英国是当时世界的头号列强,另外,当时加拿大的英裔居民和法裔居民对美国也是极为反感,所以,美国对于所谓的“北伐”是有心无力。在1815年以后的100多年里,英国视美国为潜在威胁,美国对当时的大英帝国则是一股子恨和各种不服气。为了防备美国,后来,英国和加拿大在美加边界附近修筑了大量碉堡和军事设施,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加拿大与美国的关系都是相当的冰冷。1823年,美国时任总统门罗发表“门罗宣言”,要求当时的欧洲列强不要干涉美洲事务,就是说美国把美洲视为他的势力范围。然而,美国北边的加拿大却依然对美国表示不服气,因为加拿大背后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列强大英帝国。
加拿大自治领
在1840年代,美国对北边的加拿大又想蠢蠢欲动。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1865年)期间,美国北方的好战分子甚至叫嚣要占领加拿大。面对虎视眈眈的南方“恶邻”,1867年,安大略省、魁北克省、新斯科舍省、新不伦瑞克省组成了联邦,成为了英国的自治领,在英国的默许下,英国在北美的其他殖民地也陆续加入加拿大联邦。1926年,加拿大获得的外交独立权。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案》,确定英属自治领获得完全独立主权,与英国享有同等的地位。1982年,加拿大获得立宪、修宪的全部权力。
美加边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后,英国的实力依然比较强大,因为债务等问题,美国与英国的关系开始交恶,矛盾越来越大。1921年,加拿大国防部收到一个情报,该情报显示美国正在酝酿一个吞并加拿大的计划。加拿大虽然面积广大,但是,加拿大广大的北部地区非常寒冷,这里人烟稀少,80%以上的加拿大人口集中在美加边境地带,这是加拿大巨大的劣势。另外,双方的经济、人口、军事等实力相差也比较大。看到这个情报,加拿大国防部也非常恼火,在他们看来,那个可恶的“南方佬”依然是贼心不死。为了应对美国可能的入侵行为,加拿大秘密制定了防卫一号计划,该计划认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如果遭到美国的入侵,加拿大就利用漫长的美加边界主动进攻,为英国的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1928年,该计划被终止,与此相关的大部分文件也被销毁。
北美气候
其实,加拿大南边的美国还真没闲着。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矛盾的激化,1927年,美国陆军开始草拟《红色战争计划》,在1930年,该计划被当时的美国海军部长和战争部长所批准,二战爆发后,在1939年,该计划被搁浅,直到1974年才被撤销机密。该计划指出,如果当时的英国利用海军优势,派兵进入加拿大,并以加拿大为跳板来进攻美国,那么,美国就先“拿捏”住加拿大,来阻止英军登陆加拿大。反正不管怎么样,在当时美英的矛盾中,最倒霉的就是加拿大。如果没有二战,为了争夺西方世界的领导权和世界霸权,美英之间或许会打一场大战。国家关系之间的真相有时真的挺残酷,所谓的“感情”、族源等因素有时真的不值一提。
红色战争计划
二战以后,加拿大与美国的关系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加拿大开始“追随”美国,我觉得这一转变源于美国实力的急速增强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二战以后,大英帝国彻底解体的命运已经不可逆转了,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在二战中已经被摧残得“惨不忍睹”了,欧洲传统列强的实力急剧下滑,大英帝国也成了“昨日黄花”,而美国和前苏联则成了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此时的英国为了维持其国际地位,立马抛出了“英美特殊关系”的理论,对着美国叫大哥,看着这个“当年的爹”(宗主国)竟然认他自己当大哥,此时的美国心里美滋滋啊,对当年大英帝国的那股子恨也就此烟消云散了。此后,美国以大哥的身份加入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组成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此后,在很多国际事务中,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是力挺美国。
加拿大
二战以后,随着大英帝国的解体,美国成为了超级大国,美国已经完全具备了占领加拿大的实力,但是,此时的美国已经不会再吞并加拿大了,我觉得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涉及主权和“生死存亡”,加拿大一定会抵抗。第二,加拿大还是具有一定实力的,并不是小国,属于中等强国。第三,就算占领了加拿大,美国也难以“消化”。第四,如果美国进攻并占领加拿大,那么,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美国所谓的西方盟友立马会有“兔死狐悲”之感,他们会空前孤立美国,在道义上,美国也就无法在西方世界当“大哥”了。虽然不能吞并加拿大了,但是,美国可以让加拿大当“小弟”。对此,加拿大也颇能见风使舵,眼看昔日的靠山英国都认美国为大哥了,加拿大立马对着美国三呼“大哥”。此时的美国顿时在心里乐开了花,心想:“真懂事,有前途”。并且,加拿大在对待前任“大哥”和现任“大哥”的态度上也十分现实,分得很清楚,“前任”就是“前任”,“现任”就是“现任”。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美国为了排挤英、法在中东的势力而对英法两国施加压力,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此次危机中,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三角关系中,加拿大明显倾向于美国。
北约
在经济上,美国资本在加拿大有相当大的影响力。1900年,在加拿大的外来投资中,美国资本约占14%,英国资本则高达85%,到1954年,在加拿大的外来投资中,美国资本已经占到了80%,在该年,外来资本控制着当时加拿大石油工业的75%,制造业的40%,采矿业的50%。现在,美国是加拿大最大的投资国,在加拿大很多产业中,都能见到美国资本的身影。在贸易上,两国经贸联系很深。在2017年,对美出口总额占了加拿大出口总额中的74.8%,对美进口总额占了该国进口总额的64.6%,可见两者的联系之深。在人员上,两国人员往来十分便利和频繁。在国际政治上,加拿大唯美国马首是瞻,经常跟在美国后面乱起哄,活脱脱的一个美国附属国的样子。
本文参考文献:《加拿大史》等。
梦若神机(49万)粉丝:下午有望反转,持股不动凸教授归来(53.3万)粉丝:震荡回调不惧,坚定看涨来自股市的猩猩(54.9万)粉丝:权重股明显下跌,可能震仓洗盘股侠钟超(68.8万)粉丝:未收评稀豹(39万)粉丝:下午或收中阳线看反弹以上就是大V们的个人看法,可以说明大盘的高位线始终没有明显突破的进展,似乎还在进行震荡平稳走势,尽管金融券商或者新能源等相继几日的暴涨依然没有上升,主力资金可能在进行压制目的就是困惑散户,等散户们觉得无望大涨了再进行拉高。
大盘分析指数意外的连续走强,昨天领涨的创业板全天再涨17%,收盘成功突破30日线阻力。明天市场要震荡开始争夺3300这个压力位了,接下来就是看成交量以及券商能否继续发力。如果能突破的话,那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走出反弹行情,如果不行的话,估计就是回调了,不过也顶多是回踩后再反弹,最终的都是反弹,只是过程要曲折点罢了。
美银全球研究部(BofA Global Research)的数据显示,美国家庭通过股票、零售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总共持有约38万亿美元的股票资产,其中5.9万亿美元是过去两年新增的。美银指出,纵观2000年以来的三次主要市场暴跌,股市都是在家庭大规模抛售后几个季度才触底的。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固收”基金(按过去的计算方式,包括混合型一级债、混合型二级债、偏债混合型基金、可转债基金)的合计规模近25万亿元,而在2019年底,这一数字还不足万亿。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就是这类产品最常见的基金类型。
作为资深投资人,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表示,大变局下投资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是风控,而不是回报,投资人需要降低投资回报的预期,把目光聚焦至从0到1的颠覆性原创技术。在我看来,风险投资的周期和宏观经济的周期不是一致的。
想变富,转思路:普通人致富的5大“生财秘诀”,助你告别贫穷当下这个时代,相信绝大部分的人感受就是钱难赚、钱不够用、钱不经花。说白了,作为普通人,要想变富首先必须改变思路。第五条:结交富人要想成为有钱人,就得靠近他们,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搬到自己身上来。
加了约2%的53度飞天茅台酒的78g装茅台冰淇淋,售价59-66元,是茅台有史以来首次以“茅台”命名的非酒类食品产品。与微不足道的利润相比,茅台真正看中的是这些吃冰淇淋的年轻人。“i茅台”的运营模式,将经销商纳入整个服务流程,然后缩短渠道距离实现成本优化,提升代理渠道端的利润,还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渠道掌控力,与消费者展开更直接的互动交流。
8月3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600519)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617亿元,同比提升1738%;从废除拆箱令到推出12箱装产品,从“i茅台”APP研发上线到茅台冰淇淋点燃夏日,在丁雄军接任近一年的时间里,稳价、年轻化两手抓。
茅台转变经营模式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让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成为现在人们热议的话题。而在2021年半年报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量”:国内经销商为2096家,新增62家,减少12家,累计增加50。
白酒的特质,越陈越香。酱香酒更是如此。大量茅台酒被储存下来,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市场上的酒越来越多。所以,归根结底,茅台虚高不虚高,在于利润能不能翻番甚至翻两番。你没看到的是,茅台以价格违规等理由,已经砍掉超过三分之一经销商了,省出来的这三分之一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