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3 00:56:53 | 浏览:11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医随华人先侨进入加拿大这片北美的土地,至今已有逾一个半世纪历史。经历几代中医从业者及华人社区的不懈努力和争取,中医药在当地扎根、发展,已有了来之不易的社会认可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医药和针灸也成为加拿大多元文化“拼图”中不可多得的组成部分。但中医行业在加拿大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且仍面临诸多挑战。现居温哥华的加拿大华人移民史研究者、华人作家贾葆蘅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为中医行业在加拿大的发展路向“把脉”。
访谈内容摘录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医进入加拿大并发展至今的主要脉络是什么?
贾葆蘅:
早在华工来到加拿大淘金和参与修建太平洋铁路时期,中医药就被带到加拿大。根据加拿大1885年皇家委员会调查报告的记载,卑诗省(又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就有40多名华人医生,他们应该是中医。又根据1885年卑诗省维多利亚市目录编制,当年该市华人从事的生意中有4家是中药店。
1884年维多利亚中华会馆成立后新建了“太平房”,照顾年迈的或病弱的华人,后来又成立了中华医院。温哥华唐人街兴起时,也由中华会馆创建了中华医院。当时维多利亚的杰出华人李梦九还曾特地重新编印并出版记录中药验方的书册《验方新编》。早期的华文报纸《大汉公报》也刊有很多中医药店或中医师的广告。在1925年的新西敏中华会馆会议记录中还可查到,新西敏中华医院要求保持院内清洁卫生、服侍病人不得急躁等内容。
1967年,加政府修订移民法,推行各族裔平等的政策,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越来越多。中药房和中医师也随之扩至华人聚居的各个地方。通过口碑相传,有些中医师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到其他族裔。
但因为没有实现中医立法,所以不少医师属于私下行医。后来华人开始争取实现中医和针灸立法监管,卑诗省、安大略省等都有中医团体就此展开呼吁和游说。
加拿大多伦多一家中医诊所。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对中医和针灸尚未形成全国性的立法规管体系。
按时间顺序,目前在加拿大有阿尔伯塔、魁北克、卑诗、安大略、纽芬兰和拉布拉多五个省实现了针灸立法规管。2008年,这五省在联邦和省政府财政支持下成立了加拿大中医针灸管理局联盟。2013年起,该联盟在官方支持下,在五省推行统一的中医及针灸师注册考试,各省彼此承认注册针灸师资格。这五省之外则形成了各地的中医协会。
已实现整体中医立法的是卑诗省和安大略省。卑诗省1996年在温哥华成立了针灸管理局,后形成中医针灸管理局。卑诗省也是目前加拿大唯一对中医师给予“医生”头衔的省份。安大略省在2006年实现中医立法,并于2013年成立中医师及针灸师管理局。这背后都经过了很多波折。
在华人的努力下,卑诗省有几个城市还设立了“中医针灸日”。
目前加拿大中医界人士还在努力,希望游说政府对中医和针灸给予更多支持,比如纳入医疗保险、进入大型综合医院等。
医生准备为病人做针灸治疗。中新社发 陆波岸 摄
中新社记者:推进中医立法有何意义?为何必须要做,其难点何在?
贾葆蘅:
早期未实现中医立法时,中医行医不受法律认可和保护,专业中医师的资质也得不到承认。实现中医立法,才能体现中医获得主流社会的相信,包括政府、保险公司和患者等的信任。这对于中医行业发展十分重要。
中医立法的难点之一,是行业内部意见不统一,甚至存在门户之争。这种分歧也导致有的省份中医立法至今未成功,影响了行业发展。中医从业者中,有的人不免担心中医和针灸会被纳入西医的规管体系;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在按照加拿大法律法规来行医的过程中,中医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从外部环境而言,中医行业面临语言门槛。一些省份在中医立法过程中,通过“祖辈法案”的方式,对习于家传或师传、而英语或法语不占优势的中医师给予了保护。但政府未来对这个行业的语言要求可能会趋严,也就是要求使用英语和法语两种官方语言。加拿大目前还没有对中文中医药典的译文,所以中医药典现在并不获官方承认。这其实是很重要的问题。
一些文化隔阂也有待消除。中医重调理,效果有时并非立竿见影。西方对中药材也不熟悉。如上世纪80年代末,加官方曾认为中药材当归含毒而出台禁售令,最后都是靠华人努力游说才解决。
中新社记者:加拿大目前对中药材是如何进行规管的?
贾葆蘅:
在加拿大,中药的规管是由联邦政府负责。
一般而言,中草药是按照食品来进口,规管相对简单,但药材在宣传过程中就会受到限制。
中成药则比较复杂,它受到食品药品法的管制。中药处方里往往含多种药材,在其申报成为药品时,每一味药都按规定接受相应规管,所以申报成本很高,注册比较困难。
行人从一家知名中药店加拿大多伦多连锁分店门前经过。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一位华商在进口中药材时,曾因药名而受到影响,山熊胆、毛麝香被加拿大方面认为属于保护动物,因而禁止进口,他只得在香港请人翻译资料,再联同律师和专业人士向加方解释。
华人在中药规管方面也努力进行了很多游说工作。2004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台《自然健康产品法规》,中药被纳入自然健康产品范畴监管。但包括中成药在内的天然健康产品直到2009年底才获得依照按法规颁发的许可证,在其产品标签上会有8位的天然健康产品编号或自然医药号码以助追查。
另外,加拿大对于农药残留等问题也有严格规定。中药进口须符合相关标准。
加拿大多伦多一间干货药材行。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中新社记者:中医行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人才。目前加拿大中医人才的培养现状如何?
贾葆蘅:
目前总体来说,加拿大中医办学以私人经营为多。他们的经济实力相对有限,场地、规模等也有限。但作为私人学校,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已属不易。
由于中医治疗属于另类治疗,未纳入全民健保体制,因此加拿大绝大部分公立学校还没有正规中医针灸的学位课程。可喜的是,一些院校已出现了正规的中医针灸课程。比如,1998年,阿尔伯塔省麦克文大学学院(2009年更名为麦克文大学)开设了为期3年的中医针灸专业课程;2016年,安大略省乔治亚学院开办中医针灸专业,毕业生可获高等大专文凭;多伦多市政府资助的亨伯学院从2016年开始中医专业招生;卑诗省昆特伦理工大学也自2016年开设了全日制中医针灸专科课程。
卑诗省教育厅在2014年批准了昆特仑理工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建立北美第一所公立中医学院。双方达成学分互认、学历+学位的合作形式。
加拿大一些华人中医师一直在努力,希望实现让大学能够真正设有中医针灸的学士学位。当然,这需要循序渐进。
加拿大多伦多一家中医诊所及中医学院。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摄
中新社记者:中医行业在加拿大有没有“水土不服”?展望未来路向,您认为它面临哪些挑战?
贾葆蘅:
最紧要的挑战是教育不足。将中医针灸教育引入加拿大的高校,设立学科和学位,这对中医针灸的地位提升将是很重要的,能使之获得主流社会更高的认可。
其次是科研不足。有中医师反映,加拿大关于中医功效的论文等材料不多,所以中医被保险公司认可的程度不高。被医疗保险公司认可,会对中医药的发展有很大推动。这类论文等材料需要用英文来写,让主流社会更多看到中医中药的贡献。
另外,目前只有卑诗省承认中医师头衔,其他地区也应该继续努力,提升中医师的地位。现在加拿大中医界也作了不少努力,比如举办学术和培训活动,通过不同渠道游说政府,向主流社会讲述中医针灸的合法性和重要性。学术交流,特别民间交流也应尽量推动。同时还需要从亚洲引进中医领域的移民人才,并注重培养本地专业人才。
加拿大中医行业发展至今,不乏成功典范的故事。避免“水土不服”,中医界乃至侨社未来需要更加团结,赢得更大发展。(完)
受访者简介:
贾葆蘅,加拿大华人移民史研究者、华人作家,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加拿大华侨文化保护和发展协会顾问。1987年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轻工学院),1999年移民加拿大。与黎全恩、丁果合著的《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1966》(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曾获人民出版社“年度十佳学术著作奖”。自2018年起撰写年度加拿大移民政策论文,收录于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年度《加拿大蓝皮书》中。著有长篇小说《弘治皇帝》《嘉靖王朝》《移民梦》等。
虽然海外绝大多数的国家地区,都能见到华人的身影,可海外华人主要的聚集地,一个是东南亚,另一个就是大洋彼岸的北美洲,美国与加拿大都有为数不少的华人,像是纽约、波士顿、西雅图这样的城市,华人比例在当地少数族裔之中都不算低,而整个北美华人比例最高
2017年8月10日至8月21日我随女儿一家共五人前往加拿大第三大城市,被世界上公认为是全球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温哥华深度自驾游。在温哥华市中心居住四天。维多利亚居住两天。高贵林亲戚家住一天。惠斯勒住两天。最后一天住离温哥华机场附近假日酒店。
【加拿大乐活网Lahoo.ca综述】根据Insights West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国民认为,卑诗省两大城市——温哥华及维多利亚市,是很有吸引力的旅游地点。民调发现,最受国民欢迎的国内旅游胜地仍然是亚省班芙(Banff),六成
近年来,大温一直有“北美堵城”这个称号,一些原本开车时间在20分钟的路段,到了晚高峰动辄需要50分钟、60分钟。图自:dailyhive如果说一些千万人口级的都会区堵车也就算了,温哥华市不过60多万人,整个大温地区也才200多万人,堵车堵成
中新社温哥华11月13日电 (记者 余瑞冬)由三位加拿大学者所著、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2001)》,当地时间12日在温哥华华埠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正式与加拿大读者见面。图为丁果(左)、贾葆蘅展示新书。 中新社记者 余
根据CBC报道,温哥华将设立加拿大第一个永久性的华人博物馆,地址就在唐人街最古老的建筑——永生大厦(Wing Sang Building)。博物馆设有长期和临时展览画廊、多功能展示厅和活动空间,将多方面展示华裔加拿大人的历史、贡献以及生活经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今年6月的加拿大“原住民历史月”注定充满悲伤、愤怒与谴责。随着5月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坎卢普斯市一所原住民寄宿学校旧址中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该国少数族裔饱受种族歧视和压迫的黑暗历史被再次揭开。长期以来,加拿大自诩
谈起加拿大华人,就不得不提到加拿大最古老的唐人街――维多利亚唐人街,其历史在北美仅次于美国旧金山唐人街。1858年维多利亚唐人街建立,它的形成还跟一股淘金热有关……1857年,加拿大西海岸温哥华附近的菲沙河谷发现新金矿,有人称“黄金躺在河溪
维多利亚:种满樱花的唐人街如果了解过温哥华历史的朋友应该会知道,维多利亚的唐人街是加拿大最早的唐人街,早起因为淘金热,华人先于日本和南亚人来到这里,淘金结束后,很多华人留在了维多利亚,当大家造访维多利亚的唐人街时可以找到当时的很多痕迹,在
【宇宙印象第二十九期】(费米)据加拿大CTV电视台消息,加拿大卑诗省Reeks 岛悬崖峭壁上发现了一副巨型人脸,发现人脸岩石的探险者是专门寻找这个人脸岩石而来的。他们在几年前就听过有游客发现Reeks 岛上有人脸岩石,Reeks 岛位于温哥